规划 设计 制造 施工
一 站 式 服 务 提 供 商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6)

2013年9月14日

1.4.4 震后永久性住房——CSI住宅

CSI住宅是我国在吸收支撑体住宅(SAR)和开放建筑(Open building)理论的基础上,借鉴日本的KSI住宅和欧美住宅建设发展经验,确立的一种具有中国住宅产业化特色的住宅建筑体系。CSI住宅是指中国的支撑体住宅,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东南大学的鲍家声教授就对支撑体住宅进行了研究,著有作品《支撑体住宅》,并在无锡进行了实验性支撑体住宅建设(如图 1.11)。“明日之家二号”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相关专家精心设计,并采用国内外20多家知名建筑部品生产企业提供的符合低碳经济要求的技术及产品,由济南市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心负责具体施工制作的第一个CSI住宅样板间(如图 1.12)。

无锡支撑体住宅实验小区

图 1.11 无锡支撑体住宅实验小区

“明曰之家二号”CSI住宅样板间平面图

图 1.12 “明曰之家二号”平面图

1.5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参考文献资料,案例分析调研,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国内外的震后重建案例和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震后重建规划原则,设计理念等,得出适应国内现状的震后居住区恢复重建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震后重建理论国内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比较成熟的是日本、美国、新西兰等多地震国家,包括我国台湾地区震后重建理论也比较完善。本文将着重通过将国外成熟震后重建理论与我国具体的国情相结合进行分析,然后归纳总结出适宜我国国情的适应性震后重建原则。

(1) 文献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是建立在对文献资料的分析之上的。本文以文献资料分析方法为主,在对资料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相关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

(2) 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分析国内重建案例的优缺点、相关住宅建设理论、国外适宜中国国情的震后重建理论三个主要方面来探求影响震后居住区重建的因素,并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总结出震后居住区重建的相关方法与相关原则。

(3) 案例研究法:把以上研究成果对比具体的实践案例,用得出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案例的优点与不足并检验理论的适应性。

1.5.2 论文框架

论文研究框架

相关内容: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2)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3)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4)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5)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7)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8)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9)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0)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1)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2)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3)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4)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5)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6)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7)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8)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19)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20)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21)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22)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23)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24)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25)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26)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27)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28)

震后居住建筑恢复性重建设计研究(完)

查看更多集装箱房屋|集装箱活动房|住人集装箱|集装箱住宅|集装箱建筑|二手集装箱论文文献